有什么人物代表老上海, 旧上海人物
- 旅游资讯
- 2025-04-27 12:50:08
- 1

老上海时候的女明星有哪些 阮玲玉:她是上世纪中国默片时代的璀璨明星,被誉为无冕“影后”。在《野草闲花》中,她首次为电影发声,而在《神女》中,她达到了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巅...
老上海时候的女明星有哪些
阮玲玉:她是上世纪中国默片时代的璀璨明星,被誉为无冕“影后”。在《野草闲花》中,她首次为电影发声,而在《神女》中,她达到了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巅峰。被誉为“全能演员”和“中国的嘉宝”,阮玲玉的名字已成为一个象征,永久地凝固了关于艺人,特别是女性艺人与坊间流言的永恒话题。
胡蝶,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电影皇后,也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明星。她从默片时代到有声片时代,再到普通话片与粤语片,她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变迁。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《歌女红牡丹》,第一部左翼电影《狂流》,她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明星制度的正式确立。
如果说旧上海给了大多活跃于此的女星无限风情以外,还有些许风月的遗憾,那么秦怡则是个另类,出身上海大封建家庭的秦怡,延续了旧上海诸多红颜的知性、风情和灵性,但对风尘和风月则全把地抛弃,这或许就是秦怡进步所在。
胡蝶: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,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明星。从默片到有声片,由普通话片到粤语片,胡蝶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。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《歌女红牡丹》,第一部左翼电影《狂流》。她的出现,标志着中国明星制的正式形成。
曾演过电影 心的一代妖姬白光。和戴笠有过情史的女星胡蝶。她有一个招牌的酒窝,极为可爱。还有日本国籍的间谍女星李香兰。
阮玲玉,袁美云,陈燕燕,王人美,黎明晖,叶秋心,周璇,上官云珠,黎莉莉,陈玉梅,杨耐梅,殷明珠,林楚楚,李丽华,张织云等。
青帮大佬杜月笙,他的发迹史是怎样的?
青帮大佬杜月笙,他的发迹史是由黑帮发家,有了一定的势力和财富之后,也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,所以才能够在上海滩立足脚跟。杜月笙本人也是非常的向往文化的,所以能够把自己的后代教育的非常好,是近现代史上一位传奇的人物。
作为民国时期知名度最高的帮派大佬杜月笙,最初只是浦东乡下的一个小混混,到成为十里洋场上的黑道皇帝,一生极富传奇色彩,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权力的登峰,成为旧上海叱咤风云的人物,我们来简单聊聊杜月笙发家史中重要的转折点。
进了青帮只是第一步,杜月笙收点保护费,成为黑社会成员了。接下来,杜月笙最重要的机会来了,他经人介绍进入了黄公馆。 黄公馆就是黄金荣的家。 这个黄金荣就比较牛啦,此人是上海滩青帮大佬,身兼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长,可谓黑白通吃。平时最大的营生就是黑吃黑,派人去半路抢卖。
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滩,杜月笙是与黄金荣齐名的青帮大哥。但黄金荣已经成名立万儿的时候,杜月笙还只是个小角色。当时,他只身一人闯荡上海滩,加入了青帮。后来在师叔的举荐下,杜月笙进入了黄金荣的黄公馆做事,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发达之路。
而在青楼里,他和一个大阿姐成了同道中人,在大阿姐的指点下,加入青帮,这下子,嫖赌黑都沾了。从这个故事里不难看出,杜月笙当年是没有底线的,因为他自诩小人物,更是对厚黑学慈不掌兵,情不立事,仁不行商,义不守财天生就有一股子深刻理解,绝非善类。
老上海的(20年代)、欧洲殖民期间的警察
1、恒社初成立时,有一百三十余人,到1937年达五百二十余人,上海市党部、上海市社会局。新闻界、电影界等许多方面的人士都参加进来。1934年,杜月笙任地方协会会长。1937年7月,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,8月,又发动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。上海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,投入英勇悲壮的抗日斗争中。
2、“红头阿三”语源是上海地方话,旧时上海有各国租界,英租界内一般的差吏(小警察)多是从英殖民地印度调来的印度人,他们因为信仰锡克教,头上都缠头巾做为制服,印度警察的头巾冠以‘红色’,这是“红头”的由来。
3、第一种说法:在解放前老上海的英租界,有不少受聘的印度巡警(因为印度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),由于英国警察对长官称呼为“sir”,所以在英租界管警察叫“阿 sir”,即后来我们熟知的“阿 sir”,“阿 sir”的谐音就是阿三,英租界印度籍警察较多,且他们都用红巾缠头,所以称之为红头阿三。
4、据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《上海谚语》中讲,在上海当巡捕的印度人大多数是印度锡克族人,他们虽是白种人,但面孔黝黑,同时他们习惯在头上缠红头巾,于是上海人叫他们“红头黑炭”(上海人一般把皮肤黑的人叫作黑炭),以后又讹读作“红头阿三”。
5、这就是为什么把租界警察叫作巡捕,把警察局叫作巡捕房的原因。公共租界的巡长大多由英国人担任,低级巡捕则大多来自英国的殖民地印度。法租界的巡长大多由法国人担任,巡捕则多为安南(越南)人,上海人叫他们为“安捕”。巡长制服的袖子上有三道杠标记,于是上海人又把他们叫作“三道头”。
6、您好!█中国人为什么称印度人为阿三?红头阿三”对如今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名词,但对现今七十岁的老上海来说却是非常熟悉的。之所以称为“红头阿三”,原因大致有这几种说法:凡印籍巡捕皆头缠红巾(实际上,印捕充任交通警、巡逻警的用红巾缠头,任看守警为黄巾缠头)所以叫“红头”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lanzou56.com/you/186994.html
上一篇:保定周边秋季自驾游去哪?